1)第六十四章整补_抗日之铁血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撤回南昌的两个多月的整补,已经成为空架子的新6军总算大致的恢复的元气。不过部队里的新兵远远多于老兵,基层军官的数量与需要的数量相差太多。最让他头疼的是军械库已经差不多空空如野的军委会,一共只给他补充了六千支步枪,轻重机枪不到二百挺,就这二百挺轻重机枪中的60挺重机枪一半是苏制的一半是国造的,单单弹药就需要三种。轻机枪更是夸张竟然有四种,国造仿制的捷克式,丹麦造的麦德森机枪,瑞士造的启拉利和刚由芬兰进口的m20机枪,弹药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步枪中竟然有一多半是原来刘家辉原来看不上的汉阳造步枪。唯一比较充足的就是82迫击炮的数量和弹药是按照标准下拨的。看着品种多样的枪械,就连一向稳重的许洪亮都感觉脑袋大了三圈。刘家辉现在后悔死了拒绝当初陈部长要将他们新6军该为半苏械装备的提议,他怕按照国军的传统改为半苏械后,后勤无法保障前送的弹药与所需的不一致。以为军委会一共只进口了五万支苏制步枪,已经优先换装了74军和第11军,现在只能给他们按标准一半的苏制枪械,这样势必造成后勤的混乱。

  国军装备之混乱刘家辉已经见到过了。在徐州会战时五战区下拨的河南巩县兵工厂生产的同样是7、92口径的子弹,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步枪居然用不了。万家岭大战时,参战的川军和滇军部队都装备了一部分法国造的轻机枪,但却分为7、5毫米和8毫米两个口径,单单7、5毫米居然还分为两种不能通用的弹药,整个九战区上下居然找不出一发7、5毫米子弹,携带这两种机枪参战的川军再打光携带的不多的弹药后,手里的为数不多的轻机枪就全部报废了,因为没有一发弹药可以补充,本来就火力贫弱的川军,就只能靠手中原来只能打兔子的四川土造的单打一步枪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血战了。滇军也没有好到那去,只不过他们携带的机枪子弹多一些,所以可以维持的时间长一些。而且滇军中又以枪法好的老兵居多,弹药的情况要比川军好一些。就是已经全部换成苏械的74军也还有大量的进口和国产的德式步枪和轻重机枪。一想到这些刘家辉无比的同情现在国军中的那些后勤人员,上那里去找这么多口径繁多的弹药。刘家辉有一次和许洪亮闲谈时略微统计了一下国军现在使用的步枪口径居然恐怖的发现国军现在装备的步枪居然有二十多个国家制造的十多种口径的步枪,基本上现在有能力生产武器的国家所生产的步枪在国军中都能找到。同样的7、5口径步枪就有法国,瑞士,挪威三个国家造的。7、62口径有美国和苏联造的。至于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