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第十二节【泥泞狂喜】_铁鹤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棍简直成了一个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闭塞乡村中行侠仗义的洋侠客。

  按照王策的说法,克劳利先生听到消息后,几乎是立刻放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用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安阳,当时疫情已经严重恶化了,但是奇怪的是,范围却始终限制在郑顶娃的村子里。克劳利先生在游记里说,从当月5号开始,村子里几乎每天都在向外抬出棺材,而即使是质量再好的棺材,也没法掩盖里面传出的恶臭。村子里的人对外人的提问三缄其口,而整个下葬过程则完全不对外开放。克劳利先生和翻译只能在远处的山丘上遥望整个过程,他看见村民在下葬之前和之后都往墓坑中倾倒了大量白色粉末,他怀疑,那些是生石灰。

  在村子里,病情最严重的是一名新近丧偶的魏姓寡妇,早前路过此处的传教士曾经希望当地正府能够对魏寡妇给予注意,因为他认为迷信的村民将会对寡妇不利,然而正府也因为忌惮此处民风彪悍而表示爱莫能助。

  克劳利先生到达之后,很快就被寡妇奇特的症状所吸引:她的肩膀处生出了两条十厘米长的肉肢,就像是多了一双退化的手臂,她的脸严重变形,牙齿也掉光了,几乎看不出是一个人,她腹部的水肿比所有人都庞大,而且还伴有间歇性的颤动。虽然疾病让魏寡妇吃尽了裤头,但是她的精神却异常平静,她向拜访她的克劳利先生先生讲述了一些古怪的神谕,显然,这可怜的妇人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当作是某种神圣的试炼,她说她要把自己在病痛中领悟出来的道理传授给乡亲们,哪怕他们听了后会要了她的命。

  克劳利先生和魏寡妇畅谈了三天,游记里并没有明确写他们谈了什么。在这三天中,他收到了一封从欧洲寄来的信,信里面肯定提到了佳梅耶夫,因为他从读完信开始就一直把这个名字挂在嘴边,一个来询问克劳利先生还有什么需要的当地官员向神秘学家透露,在上海公映的影片《幽默脸的滑稽相》在完结之前出现过佳梅耶夫的名字,这让克劳利先生异常兴奋,几乎想立刻就动身前往上海,那时候魏寡妇已经很虚弱了,她在最后一次对谈中向克劳利先生展示了自己突触密布的双臂,请求他继续追寻摩奴,因为“他们两的相遇是神的旨意”。

  克劳利先生不久后就启程前往上海,而魏寡妇则在一周病重不治。在她临死前的几天,村子里时常可以听到不明来源的怪声,健康的男性开始出现神志不清的状况。村里发生了好几起原因不明的斗殴,每一起都打出了人命。有一个终日里疑神疑鬼的女人坚称她死于血吸虫病的丈夫又从地下爬了出来,绕着屋子蹒跚行走,狗开始无缘无故地对着魏寡妇的房子吠叫,人们相信,魏寡妇那聋哑儿子正日以继夜地熬煮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魏寡妇死状很狰狞,显然弥留之际她并不好受,人们发现她腹部的水肿全部消失了,简直就像是刚生下了一个小孩一样。她的聋哑儿子失踪了,两年后,在青岛火车站附近的铁轨旁有人发现了一具年轻人的尸体,从尸体仅有的遗物看他正是来自于那个村子,但是不是魏寡妇的儿子已经没法验证了。

  郑顶娃后来也死于血吸虫病,他死后,骨片辗转送到了中州大学[2],根据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的解读,骨片上的符号有很浓烈的殷商雄伟期风格,书写时期不会超过小辛或小乙。然而后来,一个看门人勾结外贼,将中州大学历史系大量文物洗劫一空,骨片也不能幸免。

  说到这里,王策一脸的遗憾,他说,要是骨片还在,说不定我们能够解开关于摩奴的秘密,这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可惜啊,那个在克劳利先生与寡妇对谈时作为翻译的南洋公学学生,在回到上海后不久就因为情绪失控被关进了疯人院,恐怕在中国,再也没人知道他们谈过什么了。”

  注[1]:指在当时风靡全国的《火烧红莲寺》系列神怪武侠剧。

  注[2]:现河南大学。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