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8章 司马错和李宣_回到战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秦宫的大门之后,卫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卫兄,你笑什么?”甘宏奇怪的看着卫鞅问道。

  “我笑的是渠梁公子的涵养、胸襟真的很不错,明明看不上我,却不动声色的听我说完了。”卫鞅回答。

  “看不上你,为何会这样?”甘宏更加的好奇了,卫鞅的才华秦献公怎么会看不上,这不是开玩笑的么。

  “你不知道,我今天一进去就和渠梁公子说上古三皇五帝治世之道,渠梁公子显然不感兴趣。”卫鞅终于揭晓了答案。

  “我说卫兄,你这是在试探。”

  听了卫鞅的叙述,甘宏这才想起来,卫鞅在和秦孝公谈三天三夜之前,还有一个两次谈三道的事情。

  据说,卫鞅三次见秦孝公,第一次讲帝道,就是三皇五帝他们的治国之道。第二次讲王道,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第三次讲霸道,春秋五霸时期的霸主之道。

  结果,前面三道秦孝公都不感兴趣,所以,卫鞅又改说强国之道,秦孝公这才有了兴趣。

  “甘兄果然了解我,对,我这就是试探,试探渠梁公子的胸襟,不过,这其中还有一层道理,估计甘兄没有想到。”卫鞅笑着回答。

  “哦,愿闻其详。”甘宏诚心诚意的请教卫鞅。

  后世在解读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都认为卫鞅这实在试探秦孝公的胸襟和秦孝公心中的治国之道。

  难道其中还有别的原因,甘宏心中默默的想着。

  “甘兄,请问何为法家,为何那么多法家变法,变的却不一样呢。”卫鞅幽幽的说道。

  “法家,就是提倡以法治为核心的学派,至于那么多法家变法,变的不一样,应该是个人对于变法的理解不同吧。”甘宏想了很久,这才郑重的回答。

  “前半句对了,后半句错了。”卫鞅幽幽的回答。

  “这话怎么说?”甘宏继续问道。

  “前半部分,关于法家学派的情况你是说对了,法家的确是一个提倡法治为核心的学派。”

  “可是后半段你说错了,不是法家的人对于变法的理解不同,而是君主对于变法的理解不同。”

  卫鞅简单的说道。

  卫鞅的话让甘宏隐隐的抓住了些什么,他突然看着卫鞅。

  “卫兄,你的意思是,怎么变法,变何种法,完全是看君主的意思,如果今天渠梁公子对你说的帝道感兴趣,那你主持变法,变的就是帝道之法。”

  “如果他对你说的王道感兴趣,那么变的就是王道之法,如果他对霸道感兴趣,那变的就是霸道之法。”

  甘宏终于开口说了出来。

  他总算知道了,为何卫鞅历史上非要两次谈三道之后才谈到秦国变法。

  除了试探一下秦孝公的胸襟之外,还要试探一下秦孝公志向。

  “对,法无恒法,再好的法,如果跟君王的志向不符,那要不就是被束之高阁,要不就是无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