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一八章 财帛动人心_大唐补习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哎,田老四,你说这会不会是一场骗局啊,每天二斤粮,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怎么可能,你没看到那告示上面有使君大人和府君的私印么。”

  “嗯,我觉得也不像假的,毕竟这么多人呢,若是造起反来,谁能顶得住。”

  “算了算了,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有心思打听这些不如去问问有没有什么活计给派给家里那些妇人,哪怕每天只给一斤粮也行啊。”

  “对对对,快去问问。”

  像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岐州府的各处发生,为了每天那几斤粮食,岐州百姓报名的踊跃性连各县县令都有些恐惧。

  这简直太可怕了,无法想像如果不能兑现粮食,这些热情高涨的百姓会闹出多大的事。

  阎飞白同样有着这样的担忧,但同时他也有着一份小欣喜。

  整个岐州在册百姓人数只有九万多,那么多出来的百姓是从哪里来的?别说来自其它州府,就这么几天时间消息能不能传过去都是未知数,怎么可能一下子多出好几万人。

  赶路不需要时间的么?就算赶路不需要时间,其它州府又不傻,怎么可能让如此多的百姓跑去别人的地盘,官当够了么。

  所以,这多出来的百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定是以前因为战争产生的逃民。

  往年里没有这么大的灾祸,这些人靠着打零工、剜野菜多少也能将就着过活,但如今正常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们自然也就没有打零工的地方,野菜什么的因为旱灾也比以前少了许多,生活大不易。

  若不是有了这次的以工代赈,这些逃民还不知道会被饿死多少呢。

  阎飞白在决定与李昊合作之前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因为这次合作一下子吸引出如此多的逃民,这次就算没有修路和清淤这两件事,单凭一下子招回如此多的逃民,一个上上的考评也跑不了了。

  嗯,就是这样,稳了。

  岐州的两项大工程稳重有序的进行着,郑延则带着艰巨的使命回到长安见了自家老头。

  “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

  “哎,回来就好,这次去岐州受苦了吧?”卢氏心疼的将刚刚儿子拉到一边,上上下下好一顿打量:“黑了,瘦了。”

  郑延有些不好意思的躲过老娘慈爱的目光,来回的路上他都是躲在马车里的,在岐州那三天也都在客栈里休息,怎么可能会黑,这也太夸长了。

  郑父倒是表现的很正常,一本正经的问道:“见到李德謇了?”

  “见到了……。”郑延张了张嘴,目光忽然扫过房中几个侍女,话锋一转:“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先下去。”

  “诺!”侍女们柔柔的应了一声,蹲身行礼退了出去。

  郑父有些诧异的看了儿子一眼,并没有任何阻拦的打算,待所有人全都退走,这才沉声问道:“出事了?”

  “呃……,算不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