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30章 三路并进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望能挡住汉军东进的步伐,但只要能拖延上一些时日,让洛阳那边做好准备,就算是成功。

  作为镇守潼关,遥遥与函谷关相望的姜柳二人,自然是特意了解过函谷关的情况。

  听到冯都护的吩咐,二人不禁就是有些意外。

  姜维忍不住地说道:

  “中都护,魏贼在函谷关,只怕是早有准备,吾等二人这些兵力,就算是攻下函谷关,只怕亦无力直捣洛阳。”

  冯都护闻言,脸上不禁露出有些诧异的神情,他看向姜维:

  直捣洛阳,你可真敢想!

  司马懿是什么人?

  怎么可能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

  更别说从秦函谷关到汉函谷关这一段路,犹有陕县、黾池、新安等城关,皆可驻兵。

  司马懿可是只老乌龟,从他把关中布置成刺猬般的防御就可以看得出来。

  若非冯都护所领的凉州铁骑,是跨越时代的骑兵,能从凉州绕道并州,直插司马懿的后背。

  关中一战,要打多久,要牺牲多少将士,还是个未知数。

  从长安出潼关至洛阳的这条路,多是崎区险径,司马懿怎么可能让大汉长驱直入?

  真要一路打过去,莫说需要多长时间,就是以大汉现在的实力,恐怕得举国之力,才有可能打通崤函古道。

  潼关到洛阳之间的大河水道,并不是说不能利用。

  前汉孝武皇帝为了征伐匈奴而开挖关中漕渠,漕渠所运输的粮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关东运过来。

  只是效率极低,而且要耗费大量的民力物力。

  特别是弘农到陕县(即灵宝到三门峡)这一段,最为危险。

  需要先在大河两边的悬崖上开凿栈道,再让纤夫在栈道上拉着船只艰难而行。

  否则的话,船只根本无法在大河行驶,要么是被汹涌的河水吞没,要么是撞上河里的暗石而翻船。

  饶是如此,运粮的船只,最好的情况,仍不过是十存三四,超过一半都喂了大河里的鱼虾。

  这样的运输方式,就是在国力强盛时期,都难以长久持续。

  要不然孝武皇帝后期,怎么会造成“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惨状。

  在人口稀少的三国时代,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是不可能干这种事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曹叡想要把长安的铜人和承露盘运往洛阳,却无法利用大河运输的原因。

  因为那个时候的魏国,面对季汉强大的压力,已经是在苦苦支撑,哪还有多余的民力?

  就算是有民力,也有超过一半概率会在大河里翻船,疯了才会用大河运输。

  虽说季汉的大军后勤压力,相对于同时代的魏吴两国来说,可能会轻松一些。

  但想要保障后勤通畅无阻,肯定不可能光靠崤函古道这条崎区险径。

  终究还是要征发民夫去重修栈道,去当纤夫拉船。

  真要那样干,能统一天下还好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