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4章 求救于曹_三国之大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心中一振:“好主意,某这便亲自书写一封信件,送往阿瞒处,请他速速起兵增援。”

  审配又请命道:“审配不才,愿请精兵三千,并蒋奇、张南二将,前往北平城相助大公子守城。”

  袁绍点了点头:“好,有正南在,我无忧矣。”

  “不过,配还要向主公请求一件事物,如此方可前往北平城。”审配又道。

  袁绍挥挥手:“正南要什么,只管说来便是。”

  “请主公将佩剑赐予我,如此则在北平城中独断专行,方可阻遏辽东军之兵锋。”审配直言道。

  袁绍稍加思索,解下了腰间佩剑,送给了审配。

  “多谢主公,配这便前往北平,定要为主公死守北平城!”

  对于审配,袁绍却是比较放心,因为审配在冀州是出了名的善守,他镇守一座城池当真称得上是固若金汤,把北平城交给他,袁绍自然是放心的下。

  审配领命而去,率领三千精兵前往北平城之后,袁绍却是不惜放下身段,亲自给曹操写去了一封求援信件,虽然不说是卑躬屈膝,却也是文辞谦卑。

  其实不光是袁绍,三国群雄基本上都是这个德行,早期之时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等到势力做大做强之后就不免膨胀。

  比如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出山之后,对诸葛亮之言可谓言听计从,说什么听什么。但是等到后来在成都称帝以后,无论诸葛亮怎么劝阻,刘备都非要带兵讨伐东吴不可。

  而曹操也免不了这个性子,官渡之战正是曹操生平最艰难的一战,他给荀彧写信打算退守许都,而荀彧则是回信要求曹操务必坚守,曹操从之则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而等到后来曹操执意加封为魏公,荀彧劝阻反而被曹操示意之下,无奈自杀。

  如今袁绍退缩幽州,势力衰败,自然也没有了当年的傲气,而是老老实实的给曹操写信求援。

  下邳。

  “主公,袁本初写信求援我军。”

  戏志才拿着信件走到曹操身边。

  “哦?让我看看本初写了些什么。”

  曹操微笑着从戏志才手中接过信件,展开仔细看了一遍,不由得笑了出来。

  “丞相因何发笑?”戏志才问道。

  “哈哈,无他,只不过没想到袁本初竟然言辞也能够如此谦卑,实在是令我大出意料之外。”曹操笑道。

  戏志才同样笑道:“袁绍势力穷困,如今向主公求救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自然言辞谦卑。”

  “呵呵,可惜了,本初与我也是旧友,我还真不忍心看他败亡,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公孙度,倒是不好违约。”

  曹操稍加思索,对戏志才道:“志才,汝可代我回信,就说远征江东损兵折将,如今已经在筹集兵马,请他稍加等待。”

  戏志才眼中精光一闪:“丞相放心,志才明白。”

  曹操既然已经答应了公孙度,自然不会出兵,之所以这么对袁绍说,是为了增强袁绍抵抗的信心,让袁绍和公孙度继续僵持下去,两方力量都在不断消耗,这对于曹军来说自然是有力的,因此要给袁绍这么回信。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