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伞兵末日(下)_帝国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甲集群横扫空降兵,乍听起来是个缺乏悬念的命题,最终的战斗结果也确实不出人们所料,然而战斗过程却很难用水到渠成来形容。面对汹涌来袭的苏军坦克,美英空降部队寄予厚望的反坦克射手们拿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他们的美制巴祖卡和英制PIAT在逆境中迸发出了顽强的战斗力,短短半个小时之内,围绕机场展开的战斗中即有二十多辆苏军坦克被击毁击伤,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军坦克狼入羊群般的冲杀攻势。可是,那些通过英军“哈米尔卡”重型滑翔机运载而来的英制领主坦克和美制M22坦克在高级别的T34面前一败涂地,除去几辆得以撤离战场的,其余皆变成了燃烧的废铁堆。

  眼看苏军坦克横冲直撞,盟军空降兵们一方面用手里的各种反坦克武器抵御苏军进攻,一方面呼求己方提供空中支援,并祭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特殊的无线电干扰装置。在二战中前期,苏军坦克装备通讯电台的比例偏低,导致群体作战时的协调性和应变性差强人意,后期随着英美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的无线电设备及苏联本国设备的量产,至1943年夏7%的车辆装备了电台,到了1944年,电台装备率达到KC%,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当时满心欢喜的苏军技术人员和坦克部队官兵恐怕不会想到,西方盟友提供装备援助的同时也玩了一出阴险的木马计,他们早就针对援苏的通讯器材制造出了干扰设备,它不像是以往的无线电干扰器那样庞大复杂,一辆吉普车的后座就能够装下。随着这些干扰设备的开启,周边十几公里内使用美制或仿美制车载无线电的苏军坦克通讯当即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唯独那些使用正统苏制通讯器材尤其是战后改进型号的坦克才能勉强保持车际通讯。

  先前攻势顺利时,盟军并没有动用他们的“无线电木马”,以至于苏军在这方面防备不多,直到他们在南线拉开大规模反攻的序幕后・盟军为了抵挡苏军钢铁洪流的推进才开始使用这类秘密武器,苏军技术部门得知这个消息也才几天时间,根本来不及研究对策,更别说给成千上万辆坦克装甲车辆调换设备。在奥尔沙南部机场,这些另类的“木马”刚一开始生效时,已经攻入机场的苏军坦克战斗群并没有立即陷入混乱或迟钝状态・与德国人的残酷拼杀使得苏军坦克手们历练出了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亦在漫长的时光中培养出了独特的战场默契,纵然无法和友邻的同伴们取得语言上的沟通,他们仍按照总体作战部署冲击对手简陋的防御体系,用坦克炮逐一清除盟军空降兵的反坦克火力点和机枪阵地,用车载机枪压制对方的战斗人员,彼此之间的掩护让美英伞兵们难以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