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 参谋长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去袭营?”最后,张须陀把目光扫向了下面的一干军将上。

  第二天,祝阿镇,风正掠过黄河岸边的芦苇丛。此时是隋大业十年(614)的深冬,本已经泛白的芦苇丛在冬日的照顾上竟然泛出金黄的颜色,而此时,反射光芒的可能不只是芦苇叶。伏兵已在此中。

  远处,喊杀声越来越响,又渐渐越来越远。出击,就在此时!刚还平静的芦苇荡突然沸腾起来,马鸣声中,一支千人的骑兵踏苇而出,奋驰上岸,直扑卢明月的营寨。这正是张须陀的伏兵。…

  不出所料,在张须陀撤营而走时,卢明月再也忍耐不住,点起了兵马倾营而出,准备让张须陀的部队一个也跑不了。趁卢明月出击,张须陀的千人奇袭小队冲到了营寨前,可眼前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营门紧闭着,看来卢明月的警惕性还是不错的,都倾营而出了,还不忘随手关门。

  一名小将驰马而出,直抵营门,挥枪一击,演义中此人力大无穷,能够“横推八匹马,倒拽九头牛”。是隋唐演义系中唯一可以跟头号战神李元霸过招的人。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张须陀大胜反抗军,杨广收到捷报后兴致很高,专程派了画师到前线画张须陀营中大将的图画,画师画了两人,一人是张须陀本人,另一个是齐州历城人罗士信。张须陀之所以能够勇冠东夏,正是有像罗士信这样的猛将。

  而一开始,张须陀差点错过这位少年英豪。数年前,为了对抗郡内群起的反抗军,张须陀开始召募士兵。有一天,张须陀听到召兵处传来喧哗声,部下进来报告,有人在那里起哄。张须陀决定亲自去看一看,对每一名士兵,他都有了解的冲动。

  在外面,张须陀看到一个人正在大吵大闹,当然,这正是罗士信。张须陀问了一下,了解此人要参军,但明显,体检不过关。罗士信一脸稚气,身材虽然挺结实,但个子实在不高,一看就属于未成年人。

  于是,张须陀走上前,告诉对方:你还太年轻,只怕穿上铠甲连路走不起来,还是回去长两年身体再来吧。听到张须陀拒绝他的理由,罗士信脸胀得通红:“将军说我身不胜甲,请出甲试之。”“两付!”罗士信补充道。望着这个倔强的少年,张须陀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与时同时,张须陀也抓住了自己的机会。两付铠甲送了过来,罗士信将两件铠甲套在身上,又认真在身上挂好两付弓袋,然后翻身上马,借演义的词来说,是身轻如燕。上马之后,脸不红,气不喘,腰板挺直。这证明,这孩子小时候不缺钙。张须陀眼前一亮,连忙招呼:壮士可以下马了。

  那一年,罗士信十四岁。罗士信大概是专为沙场而生的,此人力大无穷。勇猛过人,喜欢拿一杆长枪冲锋掠阵。性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