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九章 反抗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你呢。胜利是属于你的。

  前提是无论遇见多么大磨难,无论前途都么的坎坷,你都不要回头。好马不吃回头草,有的人,一辈子也不能走回头路。李渊以前不是这种人,现在他变成了这种人。因为回头就意味着——死亡。

  很残酷。是吗?是的。但是,要想看到人生的瑰丽。要想看到人生中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就得放弃一些东西。就得忍受一些东西,包括时时刻刻死亡的威胁,包括没有回头路。有的人,不是人。他们似乎超越了人。七月八日,李渊抵达西河郡,慰劳隋朝的官员和百姓,赈济那些穷苦的人民。…

  李渊这一笼络人心的做法,果然收到了好的效果。下一站——霍邑,霍邑没有西河郡那么简单,有政府正规军驻守,守将宋老生,精兵二万。宋老生这个人不需要过多了解,他只是个跑龙套的角色。

  七月十四日,李渊驻军贾胡堡(今陕西省汾西东),贾胡堡位于霍邑西北,距霍邑五十里,傍山临汾水,是个险要之地。李渊估计宋老生会在这里依险据守,但出乎意料,结果令李渊很失望,宋老生并没有李渊想的那样聪明。

  贾胡堡不仅没有大军驻扎防守,连一个侦察兵李渊都没有看到,李渊大军顺利通过贾胡堡,逼近霍邑。对手竟然是这个水平的,李渊很有信心一举攻破霍邑。但这只是他的一个美好的愿景,很快老天告诉他,他的这个愿景不能够很快的实现,要等一段时间(半个月)。

  老天似乎要考验一下李渊的信心和决心,下起了连绵大雨,一发不可收拾,老天爷看来是只管下不管停的。眼瞅着军粮一天比一天少,李渊想要是这么拖下去,自己不被宋老生打死,也得在这饿死。

  于是他命令沈叔安回太原运粮,以解燃眉之急。屋漏偏逢连夜雨,刘文静出使突厥没有回来,粮食也没有运到,这时传来了一个更加要命的消息,刘武周联合突厥进攻太原。粮食没了,还可以再运,要是老窝被人家给端了,那可是得不偿失。李渊连忙召开军事会议,会议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以裴寂为代表,主张撤军会太原。

  理由有四点:一,宋老生不容易被打败;二刘武周奸诈,突厥贪婪,有很大的可能性干出袭击太原的事来;三,义军的家属都在太原,太原是咱们的根本,所以应该回救太原;四,大军粮草将尽。

  另一种意见以李建成、李世民为代表,主张不撤兵。理由也有四点:一,现在遍地都是庄稼,怎么能说没有粮食呢(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那就是抢)?;二,宋老生轻率急躁,一战就可以擒获;三,刘武周与突厥外表上和和气气,内心里互

  双方说的都很有道理,把皮球又踢给了李渊。关键时刻还得领导拿主意。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