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代女皇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处在风口浪尖上。

  当初,立太子李弘作为大唐皇储。先皇和武后都对他寄予厚望。争得皇后,不就是为了子贵母荣么?

  为造就强国储君,李弘八岁便离开父母,单独住进东宫,由专门的老臣名儒进行辅佐,先皇高宗还特赐《政典》交他阅读,又多次令他监国听政,以积累治国经验,提高他的威望。武后也从编写的系列丛书中,选一本供他阅读,教导他怎么做个孝子仁君。

  然而,这个与母后性格极为相似、也是母后甚为厚爱的儿子,却走上了和母后愿望完全相反的道路。

  李弘身体虽然孱弱,而青春年少的性格却倔强刚毅甚至自负。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弘对母后的摄政行为大为反感,甚至对母后的所作所为表示公开的不满和反对。

  应该说,李弘成为大唐储君的道路首先就是武后给他铺平的,当初争取皇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为李弘谋得太子,继承皇位。取得皇后之后,子随母贵,李弘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曾记得,第一次与先帝出巡洛阳,母后因惦记李弘,行至半途仍将其接到自己身边,可谓母子连心。

  然而,自己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不但得不到回报,反而招来不满和反对,这是作为一个母亲所难以接受的。

  李弘的叛逆行为虽然引起武后种种不安,甚至焦虑,但自信以自己母性的感召力和自己的智慧、能力,完全可以匡正他的行为,把他塑造成大唐强君,把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抱负转化为儿子的行为。

  令皇帝皇后痛心的是,这样一位理想的国之储君,却英年早逝!真所谓西山之药,不救东岱之魂;吹汤之医,莫返逝川之命。

  这种打击对父母所造成的创伤是空前的,也是外人完全难以体会的!接下来就是太子李贤。

  这个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的英俊少年,其刚毅倔强的性格,与其兄李弘如出一辙。

  出皇宫入潞王府之之前,他就熟读《尚书》、《礼记》、《论语》,能背诵古诗赋十几篇,有一经浏览、随即不忘的天赋,深受先帝高宗所叹赏。

  接任太子后,特别是代高宗主持国政期间,能留心施政要领,抚恤百姓,极尽哀怜;施行刑法,致力注重审查;好善彰明,坚持正直,得先帝高宗褒奖。

  与李弘不同的是,李贤兴趣更为广泛,表现出的叛逆性格更为突出,与母后的对抗更为强烈。

  尽管母后为他撰写《少阳政范》和《孝子传》,又多次写信对他进行教诲,甚至以母亲和皇后双重身份予以严厉忠告和警示,然而,除了增加他的恐惧不安乃至仇恨之外,一切都于事无补。

  这对武后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武后不明白的是,自己最为得意、最为称心的两个儿子,为什么都跟自己作对呢?

  虽然太子李贤最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