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 征战天下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不但是巨石了,而是火球!“蔺石如雨”!(蔺lìn,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圆而长,中有白髓。茎可编席,茎心可燃灯。用这东西,在加上火药,包在石弹上。就成火球了。)

  辽东城被攻克了,唐军此役歼敌一万多,获胜兵一万多,男女四万口。粮五十万石。攻占辽东城之后,李世民下令改辽东城为辽州!但是在城破时,一片混乱之中,辽东城长史(官名)的部下省事(官名)趁机携带上司的老婆孩子逃了出去,直奔白岩城。关于唐军在此役的伤亡情况,各种史料都没有记载。

  不过。看唐军这打法,应该也死不了几个人!刚刚攻克辽东城,又有好消息传来:白岩城(一作白崖城)城主孙代音(一作孙伐音)遣使请降!心情大好的李世民,站在辽东城头,望着脚下这座城池,正是这里,在隋朝的四次征讨中,从未被攻克!现在已经被我大唐征服!心情不错的李世民即兴吟诗一首《辽城望月》: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全诗慷慨激昂,格调积极愉快,借望月表达了作者攻占辽东城后的兴奋心情,抒发了作者收复辽东的博大胸怀。

  诈降!白岩城(今辽宁省辽阳东约50里,太子河北岸),位于辽东城东约50里!孙代音反悔了,具体原因不详!史料又是一点痕迹都没有。我告诉你们原因吧——习惯!投降,确切说是诈降,已经成为高丽军面对中原宗主国大兵压境时的一种习惯了。

  公元612年,也就是33年前,隋炀帝征天下兵总计1133800人,号称200万,分兵三路出征高丽,行军队伍长达960里。其中中路军(数目大概在40万左右)经过激战度过辽河抵达辽东城下。

  隋炀帝杨广为了显示他的军事能力和慈爱之心,在大军攻城之前,向各军下达了以下两条诏令:其一,“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权”。其二,“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第一条的意思就是将领没有自主权,不能便宜行事;第二条就是只要高丽兵说要投降,就得立即停止进攻!得令之后,诸将只能“奉旨”了!

  隋炀帝不知道,这世上除了“投降”一说,还有“诈降”!就在辽东城即将被隋军攻克的时候,城里派人喊话了:别打了,我们投降!投降?好办,马上缴械出城,等待处理,我们进城,否则继续打你!很简单吧?但是当时的将领们不敢这样做,因为他们“毋得专权”!只能派人快马去向杨广请示,由杨广定夺!

  等杨广的命令送回来时,高丽兵已经重整军备了,继续顽强抵抗!隋军再打!高丽再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