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7章 征战天下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席!

  高句丽,其亡可翘足待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二月。高句丽亡前七个月。李世积本来是担负的最重的阻击任务,可是这一路上完全没有遇到像样儿的抵抗,自新城之战后,一路连克一十六座城池,顺利抵达鸭绿江附近的薛贺水(亦称萨贺水,约在今辽宁丹东附近)。

  在这里,渊男建帮助李世积实现了其阻击的价值。当时薛仁贵率兵在攻打扶余城,渊男建坐不住了,派出了多达5万的重兵,前去救援。

  15万大军被歼灭的情况下。渊男建为什么还要出兵救援扶余城?我分析原因有二:第一,牵制。救援扶余城,在唐军后方始终保持一定规模的兵力,牵制唐军南下平壤;第二。外援。

  扶余城沦陷事小,即使整个扶余川地区投降大唐也不是大事儿,关键是,自此将割断高句丽与其盟友靺鞨的联系,将得不到外部的救援。

  所以,扶余城必救!契苾何力、薛仁贵等为了李世积的后脑勺儿安全击败了高句丽15万大军;李世积为了契苾何力、薛仁贵等的安全也必须击败高句丽这5万援军;2万唐军与5万高句丽军在萨贺水相遇了。史载:“合战。大破之,斩获三万余人!”

  其中,斩首5000人,俘虏30000人。高句丽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无能,太难为它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世人:高句丽无能!这已经是高句丽亡前的定律了。何为定律?就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改变不了。

  萨贺水之战后,李世积顺便攻克了大行城(今辽宁丹东)。大行城,鸭绿江北岸的最后一座城池!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四月,高句丽亡前五个月。长安,彗星见于五车,右相许敬宗曰:“彗见东北,高句丽将灭之兆也”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这纯属瞎扯,科技如此先进的今天,我们肯定不信。在崇尚迷信、星宿的古代,我们的皇帝李治同志竟也不相信,实在难能可贵:“朕之不德,谪见于天,岂可归咎小夷!

  ……”好了,这只是个小插曲。说正事吧。高句丽北方唐军各路总管已经齐聚大行城了。攻克大行城后,李世积令大军稍作休整,在此期间,契苾何力、薛仁贵等各路总管都率部先后抵达于此,合兵一处。

  前方就是鸭绿江天险!接下来呢,太简单了,我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更好的表述方式了。

  总之,“唐军势如破竹,高句丽不堪一击、望风请降”之敌我态势很明了。

  在下无需造次,直接搬用史料吧:“(唐军)进至鸭绿栅栏,高句丽发兵拒战,积等奋击,大破之,追奔二百余里,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郡),诸城遁逃及降者相继。”

  (具体行军路线可参照我1月19日手绘的唐灭高句丽草图)攻克辱夷城,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