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9章 征战天下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只病虎的驯兽员是只母老虎!

  虽然我契丹号称拥兵“十万”。但实际上只有区区数万人马,对方又有李多祚等善战悍将,正面交锋,契丹肯定不是对手。

  以少如何胜多?以弱如何胜强?

  唯有:伏击!

  伏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常用战术之一,在敌强我弱形势下,为弱者首选的歼敌方式之一。具体分为两种,待伏和诱伏。

  所谓待伏,通俗讲是被动的伏击,就是说侦察到敌方出动的时间和必经之路后。预先设下埋伏,待机歼敌;

  所谓诱伏,通俗讲是主动的伏击,就是说我方选择好伏击地点。然后采用诱敌之术,把敌军引诱到我预设战场,待机歼敌。

  理论上看起来很简单吧。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简简单单“伏击”俩字就能做到的了。准确的时间、合适的战场、骁悍的先锋以及正确的诱敌之策……

  作为文化落后、不谙兵法、只有蛮力的蕃夷契丹来说,这对指挥官的军事素养要求很高,他们能够做到吗?他们能够抵挡住这只庞然大物吗?公元696年,大唐则天皇帝万岁通天元年。十月。

  河北道,魏州(今河北大名)。

  66岁的彭泽县令狄仁杰在接到朝廷让其担任魏州刺史的调令后,马不停蹄、日夜兼程,长途颠簸千余里,总算来到了魏州境内。

  从小小县令升官到刺史,狄仁杰并不会感到意外,因为这不是升职,而是复职(的过程)——四年前,贵为宰相的狄仁杰被来俊臣陷害,贬为彭泽令。

  让狄仁杰感到意外的是,此时正是硕果满枝、田野金黄的秋收时节,田间地头竟然无人劳作,不但田间地头,就是路上,也鲜见行人!

  甚是蹊跷!发生什么事情了?人都去哪里了?

  诸位不要激动,这不是侦探悬疑小说,也不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更不需要“元芳”前去查看案情!

  狄仁杰一行人火速赶到魏州,在魏州城下,狄仁杰找到了消失的百姓。壕沟内外...公元694年八月中旬,大唐,河北道,幽州境内。

  武周的“二十八将大军”正在急速行军,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契丹主力。

  在行军至幽州时,他们遇到了数百名从营州败逃回来的唐兵,这些唐兵给大军提供了最新的敌情信息:契丹正闹大饥荒,灾情严重,活不下去了,造反也是迫不得已。只要朝廷大军一到,他们就会立刻投降。

  张玄遇经过分析,认为这一信息的可信度很高,因为现在契丹饥情属实。

  于是,张玄遇下令:大军加速前进,契丹因灾荒乏粮,其军队羸弱不堪,胜负已无悬念,现在的目标就是找到其主力,歼灭之。

  任务:寻歼敌军!

  确实很简单,找到他们。击败他们!

  张玄遇的自信感染了每一个士兵,大家斗志昂扬,也不用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