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唐明皇21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来幽州边界掠劫,幽州节度使薛楚玉(薛仁贵之子,薛衲之弟)于是派遣副手幽州副都督郭英杰及副将吴克勤/邬知义/罗守忠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人,及投降的奚部落士兵。前往追击。当唐军追到渝关附近时,突厥援军突然现身,奚部落士兵看到情况不对就一哄而散,只剩唐军对抗契丹突厥联军,于是打败,郭英杰。吴克勤被杀;邬知义,罗守忠率部败逃,还剩下六千人的部队继续奋战不降。契丹人于是将郭英杰的首级拿出来给他们看,但仍不投降,最后这六千人都被杀光(惨烈!)

  收到前线传来大败的战报,这下子李隆基也坐不住了,契丹屡次进犯,连续两任节度使都无法有效御敌,需要选派一名得力战将来镇守幽州。可是该换谁呢,他想起了保有不败纪录的将领张守圭,不但打仗猛,治理地方的政绩也出众。

  对了,是你,就是你!于是张守圭被派到幽州,担任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集河北的军政民政及监察的权力于一身。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334年),张守圭不愧是不败战将,刚一上任,就给嚣张的契丹部落一个下马威,主动出击大破契丹军,后来又连续几次征讨,均取得相当不错的收获。

  张守圭之所以能够在短期间内对契丹取得较大的胜利,而之前将领之所以屡战不胜,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张守圭对当地的情况够了解,像薛衲开元二年那一次被伏击而大败,主要就是情报工作做得不好,地理环境不够熟悉,在这方面,张守圭有先天的优势再加上后天的努力。

  先天的优势指的是他在幽州担任过比较久的中级军官(果毅);而后天的努力指的是张守圭很重视情报的收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非常有道理的。

  契丹人所活动的地方,大概在今天河北的北部,辽西走廊,内蒙古东南赤峰一代的区域,这地方人口不少,民族混居,地形复杂。在这个地方作战,地形地势地了解很重要,情报地掌握更重要。

  张守圭很重用“捉生将”,打仗前,一定要派遣他们去敌方收集资讯并抓俘虏,得到足够的情报时才会进军,幽州/营州是汉人与胡人杂处的地方,

  像安禄山与史思明,就是在张守圭的手下,两个人都是以“捉生将”起家立功,而获得重用的。

  当然身为大将最重要的是了解环境的变化,快速反应,接下来我们来看张守圭怎样掌握时机,立下大功。

  话说契丹部落自从张守圭调来幽州后,就没能过上一天的好日子,面对这样的局势,酋长李屈烈及实力派人物可突干都觉得受不了了,于是他们向唐朝提出要归降。

  由于可突干历来在唐朝及东突厥之间反反覆覆已久,张守圭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