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暴风骤雨10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中百姓欢迎唐军的人群还没有散去,回纥兵已按捺不住无限的贪欲,直冲向库府收取财帛,并在洛阳市内和城郊大肆劫掠3天,

  百姓蒙受了空前的灾难。人们都到圣善寺、白马寺躲避,回纥人大怒居然放火烧了寺庙,百姓死难达1万多人。

  李豫这回也无法阻止其暴虐行径,只得同城中百姓一道主动搜集了上万匹绫罗绸缎和一些金银财宝送给回纥人,他们才算收敛。

  叶护一行在洛阳城内以“解放者”自居,理直气壮、毫无顾忌。

  十月二十九日,“抢劫完毕”的叶护回到长安,李亨在皇宫设宴进行犒劳。李亨坐前殿,召叶护坐在近前,

  其他部族首领都在大厅入席。并给每人都赐了锦绣和金银器皿,叶护叩谢说:“我的人马就留在沙苑(在今陕西大荔)。

  我回去搬兵,再来助您收复范阳,扫除余孽。”李亨说:“为我竭忠尽义以成大事,是你们的功劳啊。”于是,他下令授予叶护

  荣誉三公之一头衔(司空),进封忠义王,每年赏赐绢2万匹。

  十一月,李亨召李豫、郭子仪回长安。李亨派人在京城以东的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南)迎接郭子仪等人。

  李亨见了郭子仪,感激地说:“虽然说是我们李家的江山社稷,但实际上是你再造的。”

  郭子仪赶忙叩头下拜,表示这都是自己做臣子的分内之事,皇帝不

  用放在心上。此时的郭子仪兵权在握,皇帝既要重用他但又不放心他,当然只能运用这种笼络的手段。回京后的郭子仪,因功被封为代国公。

  两京相继收复,平叛大业似乎已经看到了希望(实际上还有5年多要等呢)。

  这是李豫最大的业绩,也是他日后顺利接班最大的政治资本。这当然不是他才能卓越的缘故,而是因为唐朝军民多年共同努力,并且还借助了外力的结果。终于使量变引起了质变。

  叛乱分子已似一堵腐朽的墙,再过几年在李豫手中轻轻一推就到了。正所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呀!

  李亨父子的平叛之路艰难曲折,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后。还是只取得了一些阶段成果。强大的唐王朝已然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李亨对此既无力改变,可能也不想劳神费心,反倒是沉溺于他的一些业余爱好了。

  李亨在位时间不长,但乱象已出。他不仅痴迷象棋游戏。而且还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了是非不分和不负责任。

  例如,被载入《古今笑史?迂腐部》的一则“贤良相面”的典故。形势危急、人才奇缺,国家正在用人之际,

  李亨开始向天下征集贤能之士。有个人第一个前来应征,他非常高兴,当即召见并进行考察。

  他连问了几个问题,这个人都答不上来,只是一直看皇帝的脸,像是给他看相一样。看了半天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