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圣人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元嵩表示赞同。据说人在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巨大的潜能,在公元564年的长安,在没有电气设备的油灯下,在肠胃的抗议声中,两个一无所有的年轻道士,为了生存,策划出了一个高超的方案。

  这个方案现在看来都是极具现代营销创意的。第一步:建立炒作团队。第二步:制造话题,引发争议第三步:自我包装,吸引眼球。第四步:成功签约,名利双收。

  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首先炒作团队骨干就是他们两个人。然后制造话题:这个要点水准的。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李一事件”,大家也许听说过,有个道士李一,利用了健康养生的话题套了大批的明星富豪。但是在一千四百年前,在那个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年代,工作节奏比较慢,亚健康的人也不多,所以养生说还不流行。

  但是当时流行一种东西,叫谶(chen)语。所谓谶语,就是一种类似于预言的说法。这个可比什么现在的末世预言之类的牛叉多了。

  因为是应验过的(多数是巧合),更容易使人相信其说法的准确性,所以有的谶语能使社会和谐,有的谶语能使社会陷入恐慌和躁动。张宾和卫元嵩两人一想,对啊,就利用这个谶语。

  编造一些花边新闻,来吸引眼球。第三步就开始自我包装了。首先制造谶语,要用占卜做幌子,反正这玩意一般人也不懂,好忽悠。会占卜排卦的多为道士,而且要是法术高深的道士,否则没人信呐。这哥俩一想,不行,得包装啊,得把自己搞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骨灰级大师,还要有自己已经出版的著作,那就编几本吧。

  于是卫元嵩写了一本《元包经》和《齐三教论》,《元包经》是讲解八卦排序之类的。此书至今在道界仍然颇受推崇,为什么,因为它神秘难解。越难懂、越故弄玄虚就越觉得高深,此类的书都是这样。

  著作是有了,这形象也得包装,现在的明星不都靠包装嘛,麻雀包成凤凰,**包成姑娘。张宾说,我们也包装,不过我在长安城混长了,熟人太多,你来吧,反正没几个人认识你。

  卫元嵩一想,我来就我来。人家卫元嵩也包装,但不是比帅,人家比傻,披头散发,装疯卖傻。那形象比犀利哥好不了多少。

  这个在现在可是很流行的炒作方法:叫出位。万事俱备,行动吧。于是不久,长安城里出现一个疯疯癫癫的道士,写了一本疯疯癫癫的书,嘴里说着疯疯癫癫的话,见人口中念念有词,仔细一听又听不清楚,再仔细问,他已经不理你了。

  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果然不久,长安城街头巷尾、饭桌炕头都传开了,有的人还传的神乎其神,说那个道士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