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北寻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骚竟然给他们引来了杀身之祸!修长城的时候,尚书左仆射老臣苏威就劝谏,杨广根本就没搭理这老苏同志。二十天建成交工验收完事。皇帝心想你们成天说我滥用民力,二十天也没怎么耽误这帮农民工兄弟们的生活工作吧,不就是没给他们几天工钱嘛,也没见饿死几个啊?再者说了,这修长城这就是国防工程,在经济学上讲那属于公共产品,他们不应该出工出力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吗?再说这皇帝征散乐,也就是收集整理这些个全国各地的通俗流行音乐,这主管音乐礼仪的太常卿高熲(这哥们早被文帝和杨广挤出权力核心了)他就看不下去了,这也掺和着劝谏杨广,杨广那也不听。建议归建议,但是决策权和拍板权那绝对在一把手这儿。这样,权力就集中起来了。美其名曰:“团结就是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就是秩序,就是孔圣人一直维护主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儒家认为:大家都遵从这个纲常,这个社会就不会乱。但很可惜,无赖的君主总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带头违反这规则。因为这个权力啊,他有俩好儿子。这老大叫不平等性,老二叫是排他性。那君主跟百姓,谁说了算那就一清二楚了吧。所以嘛,在中国。老百姓只要不被饿死逼死,很少看到天然的暴民。暴君倒是不乏,而且这些个暴君他们那暴虐荒淫程度跟这房价一样是节节攀升啊,充分让我们领略了什么叫“没有最暴,只有更暴”。暴君是一茬接一茬,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如果菩萨显灵让百姓们遇到一圣君和明君,那我们就要大唱赞歌,说这运气怎么ztm的好,怎么摊上了这么好的领导。史书作者也来劲了,那就要大书特书给记上,唯恐大家忘了他。如果遇到这君主是一恶棍,呵呵,对不起,您自认倒霉吧。遇到明君或圣君,这封建制度的优越性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在没有羁绊的阻碍下,快步前进,带领大家集体奔小康。可惜的是~这概率实在太低。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屏迹,但坏的制度却让好人难以立足甚至只能同流合污,否则就出局。高熲老弟就摊上了这码子事。作为大臣,虽然他为帝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那么那么牛,但他其实也是个弱势群体,这大臣权力越高越危险系数也越大。在威权政治统治模式下除过皇帝其他人等权力越大越渺小,大臣绝对是个弱势群体。他一丁点选择的权利都木有。摆正自己的位置那是他唯一的选择。乱说乱动,发表个人意见?那是不行滴。要在君主的领导下团结起来,要对就对到底。不过要错的话,呵呵,那也要坚决加彻底地赔光光。一旦您违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