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坐而论道?_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垄之间挖出沟,把它们和泥土混在一起埋进地里就好了。”

  “相信到时候陛下会感到惊喜的。”

  知道这分歧来自于时代和科技的差异,所以冯智彧也没有和李世民多解释什么,只是套用了西汉名将赵充国的话。

  百闻不如一见。

  既然您不相信,那不妨试验一下,最后咱们以结果来论。

  “那朕就静候佳音了,希望你不会让朕失望。”

  怀疑归怀疑,但是李世民却没有想过自己动手,首先这事儿是冯智彧提出来的,虽然方法他都说了,但毕竟不是亲自动手,李世民害怕某个步骤不对导致最后全错了。

  俗话说: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其次,李世民这次是听到冯智彧让人大肆捕捉蝗虫的消息才来到霸上的,目的是想要从冯智彧这里找到一个遏制蝗虫的方法。

  不对,蝗灾已经发生了,已经不能说是遏制了,李世民想要的只是一个能捕捉蝗虫让他有正面对抗蝗灾的理由罢了。

  但现在理由是有了,可冯智彧的话还没有经过验证,若是以往那些能够预测的事情李世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猜测的结果来决定要不要做,但冯智彧说的他压根儿就没听说过,预测都没办法预测。

  而且冯智彧也说了,这些东西拌在一起最少要经过一个冬天之后才能使用,等到那时候蝗虫早就消失了,他还要这方法有何用?

  用处还是有的,毕竟按照冯智彧的说法是能让粮食增产,但李世民现在要解决的燃眉之急是蝗虫,增产的事情完全可以等冯智彧的实验结果出来之后他再决定要不要采纳。

  李世民最起码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霸上这里背靠秦岭还有灞水和浐水两条河流流过,而霸上正处于两条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原,粮食产量一直都很好。

  霸上到蓝田一线都是水土丰盈的地区,所以李世民也是知道这里的粮食产量的。

  “陛下倒是打的好心思。”冯智彧失笑。

  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当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朕并不是小气。”似乎并不在意冯智彧的话有些不敬的意思在里面,李世民只是顺着冯智彧的话说了下来。

  “你说的这些太过匪夷所思了,先不说你对蝗虫的看法和世人简直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就是这污泥什么的就不能让朕相信。”

  “作为一国之君,朕不可能如此冒失地用整个天下去做实验,反正你这边已经开始做了,朕静待结果不好吗?若是最后证明了你所说的这些都是真的,那朕也不会吝啬。”

  “那还是算了。”冯智彧笑了出来,只是笑声中带着一丝丝的苦意。

  “陛下的一块石碑就让臣焦头烂额如坐针毡了,若是您再把臣推到风口浪尖之上,那怕臣是过不了这个坎儿了。”

  这话单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实际上却完全都是事实。

  李世民一记勒石记功让天下世家迫不得已交出了不少的粮食,毕竟冯氏已经身先士卒了,如果实力远比冯氏还强盛的世家在这种情况下还畏畏缩缩的,那必然会遭到天下百姓的唾骂。

  世家是实力强劲,但若没有百姓愿意被他们驱使的话他们能做什么?

  要知道不只是百姓才是百姓,士兵、工匠都是百姓。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