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四章 战俘们的自救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这多半是工厂老板或者买办大班们的专享,除此之外京城里也有些累世豪富的高官贵戚们。隔三差五的来开开洋荤解解馋。

  等而下之的小富之家,多半去紫竹林大姐。或者城里天后宫大街听戏喝茶看杂耍,也算比往常的枯燥日子多了一些雅趣。

  最低一等的平民百姓,连下馆子都舍不得喝新茶的,除了听广播之外,却也有另一样乐子可以瞧。那就是去码头或者车站工地边上,看洋鬼子俘虏干苦力活。

  大冬天的,地面冻得刚硬,穿着翻皮袄都能把人冻僵了的天气下,来自各国的战俘们却不能好好休息。在革命军的看押下,他们不得不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和赊欠下的巨额欠款而辛苦劳作。

  码头和车站、公路工地两边,铁丝网围拢,视野通透敞亮。老少爷们怀里揣着汤婆子往土岭子上一蹲,乐呵呵的瞧一帮洋鬼子挥镐头轮铁锨,累得浑身热气腾腾,东倒西歪的倒霉样儿。闲不住的碎嘴子们肆无忌惮的评头论足胡乱调侃,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看热闹的当娱乐,被看的就非常苦逼了。

  从被俘以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迟迟得不到来自国内的赎金,就只能日复一日的干力气活。哪怕他们原本锻炼的身体都不错,且多半来自于气候同样寒冷的北半球,却依旧忍耐不住。

  好在干活的都是下层士兵,稍微有点身份的军官则可以幸免。这也是建立在其他人承担了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劳动量的前提下。

  洋鬼子的军官多半出身不凡,其中不少还是有爵位的贵族,他们不光不干活,平时的消费档次还不能低了。光靠劳动报酬那点吃不饱也饿不死的食物,当然无法满足他们的胃肠。于是,以高价从杨浩手里赊欠各种高档消费品,成了他们当中最普遍的做法。

  红酒,高度白酒,香喷喷的面包,香肠,雪茄,咖啡,牛排,时鲜水果,等等。甚至许多他们以前都无法享受到的好东西,几乎不限量的供应过来,只要他们写下欠条,打上手印,报上家族的财产状况,经过调查认可之后就能够弄到。

  一个月下来,不少军官不但没瘦了,反而脑满肠肥大肚翩翩。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依旧是战俘,除了跟着士兵每天出操和监督劳动之外,多半局促在狭窄的空间里。离着号称远东第一娱乐场的美租界不远,却不能自由的前往玩耍,也不能骑着马到处溜达,更不能打扮漂漂亮亮的去打猎,无法召开酒会舞会,这种日子过久了,依然让他们郁闷的发狂。

  这一天,一伙儿战俘被拉到码头边上平整地面。在初冬前就已经开挖铺沟渠铺设管道完成的工地,到处是成堆的沙土碎石,由他们用小推车一点点的回填。然后拉着沉重的碾磙子来回压实。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