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六章 光绪逊位,晋商投效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且被认证的专业技能还有专利保护法,保证大家的权益。

  但前提条件是,你的学生私学再好,也必须有教育部门颁发的正式学业证书,外加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证书,才能找到工作。要不然,想要混口饭吃那是极难!

  种种做法,把以往那种成了秀才就能胡说八道的路子给彻底堵死了。

  士林上层不是没想过要反抗,他们还想着按照以往的路子,仰仗自己掌握解读文字传授学术的霸权合起伙来逼迫朝廷皇帝低头合作。

  但如今在杨浩这里,却根本行不通!你们全都不来当老师又如何?我只要把广播架起来,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听到顶级大师的教学。扫盲班以几何级数的扩张,哪怕一年一期的速度教会文盲学到八百个常用字,十年之后也能覆盖全国了!亿万基层民众都读书认字,有本世界无数大师更为开明的讲课传授,谁特么还稀罕你们一帮子冬烘先生那残缺不全的教学?

  剩下的依仗,就是对基层的管理治政。原本,这都是读书人固有的领地,其中窍门口传心授,那是不能随便让外人掺和进来的。

  可到了杨浩这里,通guò把所有胥吏收拢为正式干部编制,端上官员的饭碗,进行细致的分工合作,职权构架周详严密,上头只需要一个不主动瞎折腾的长官坐镇,就能保证一县一州乃至一省的正常运转。

  特别是现如今全面变革阶段,军政府和革命党精干力量抓总,能够忠实传达杨浩的意志,执行最高层的决策,也根本不会出现地方临时官员胡作非为的空间。

  而被美好前景动员起来的基层民众,全都成了杨浩的帮凶。以百倍的群众团结起来对抗百分之一的士绅阶层,胜负是明摆着的。

  官员士绅阶层不是没有反扑的机会,甚至还有好几个。

  一个是革命军的迅速扩张推进,则各省督抚大员顺水推舟改换门庭。但一下子推行到十几个省那么大地盘,才两年积累的军政府和革命党就必须依靠旧有官僚体系来掌控地方治权。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合起伙来阳奉阴违,一点一点的消磨掉最初的冲劲。

  中国的官员都很清楚一个道理,任何新政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不管你杨浩多么的雄才伟略,哪怕霸道如秦皇汉武,睿智如唐宗宋祖,照样逃不过这个定律。只要顶住初期最凶猛的一波浪潮,数千年积累起来的巨大惯性依然会逆袭回去,恢fù旧观。

  但杨浩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哪怕随手就能推倒清廷统治,却踏踏实实的在北直隶一点点的推进。军政府所过之处,连个乡村死角都不给留。那动辄亿万的投入,看的所有人心惊肉跳,心疼的不得了。但效果却同样的明显啊。近乎无限的投入。带来的是整片地方的脱胎换骨。九成九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