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三章 鬼子VS棒子2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团以上的老部队从旁边随时指导,保驾护航。加上北朝志愿军两万人,整个在日作战兵力规模被限制在四万到五万人之间。

  如此数字的兵力投入,根本不需要牵扯太多的国内发展力量,最多只是部队在内陆转移花费少许时间。而随着革命区推进的脚步,大部队的转移都是通guò新修铁路或者水上航运来解决,费时少成本低,并不会造成地方上的扰动。

  所有部队分批从就近港口上船,他们所需的武器补给可以直接从码头仓库中领取。有杨浩一家子能够使用“炎黄鼎”特殊功能的人在,大多数在本世界提前定制生产的军用物资乃至武器弹药,都是提前跨时空丢过去的,连运输费都省了。

  洋鬼子们当然想不到,杨浩能作弊到如此份上。他们看着中国越来越多的投入部队作战,大量的战舰被牵制在此昼夜巡逻航道,心里头大大的高兴,似乎计划中的理想结果很快就能出现了。

  当然那一qiē,都是他们痴心妄想而已。

  下关北战场,两个主力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北朝志愿军旅,在一个指导团的整合下,组成一个临时混编作战群顶在木屋川沿线。

  出身编制为革命军第二师、六团的林永芳和政委李光仪,身兼北翼方面军司令员和政委职位。施剑飞作为总司令部参谋长,兼任海外作战部队实质上的总指挥,杨浩这个名义上的总司令其实只是遥控,基本不会亲临一线。

  日军第三师团发起进攻的白山正面阵地,集中了一个团的北朝志愿兵,指导团的前敌指挥部也设立在此处。

  炮声一响,林永芳等人立即响应,居高临下的观察日军进攻的情况。一看对方居然打出空前猛烈的炮火攻势,不由喜上眉梢――貌似好战之徒都是这德行。

  这一次,有了列强的支持,日军真的是穷逼变成了暴发户,迫不及待的得sè起来。多达四五十门大小口径火炮从大后方的山体阵地上齐齐发作,将数以百计的炮弹擦着前方山头的顶端砸进山谷之中。

  林永芳分辨着弹道曲线,惊讶的叫道:“不错啊!小鬼子吃亏吃出经验来了,他们炮阵地都放在了斜向谷地和山头反斜面上,从三个角度汇聚到中间儿河谷,却能避免被我们的炮火从正面打击。嘿嘿,有点意思啊!”

  政委李光仪掐着笔一边儿做记录,皱着眉头道:“跟我们打了三年仗,再没点儿长进那就奇怪了。从其射击频率和爆炸威力来看,应该是列强已经消化吸收了我们的步兵炮技术,推陈出新更上层楼了。这里起码有十几门超过100mm的重炮在开火,对前沿部队的压力不小啊!”

  林永芳无所谓的一摆手:“没事儿,只要不是正面的加农炮以攻坚炮弹打击,还不足以摧毁我们的永备工事。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