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提炼铀235的办法_开局就造核聚变cc十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钠。

  大量的氢氧化钠投入水池中后,解析剂中的铀离子立刻剧烈反应起来,灰黄色的沉淀物不断落入池底

  这些沉淀物就是重铀酸钠(Na2U2O7),重油酸钠在经过萃取、反萃取、结晶、三相分离和过滤等操作后就可以用来提炼其中的铀235了。

  让氢氧化钠在水池中溶解沉淀铀,韩元则来到了另一边。

  这边堆积着小山一般的泥土。

  这些泥土是从溶侵液中分离出来的。

  从地底抽出来的溶侵液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铀离子,但也包含了泥土、碎石等各种杂质。而这些杂质里面同样也含有大量的铀,数量没有溶侵液里面的多,但也不少了。

  这一部分的铀韩元也需要提炼出来,否则就这样堆积在这里,时间久了,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毕竟之前这些铀土可是埋在地下的,而且还有一层胶结砾岩作为隔离,现在裸露出来了,哪怕辐射再低,时间久了也会造成影响。

  从泥土中提炼铀和从溶侵液中提炼铀的方法不同。

  对于这些泥土,韩元指挥X-1型工业机器人将其转移至一个大坑中,然后往里面倒入大量的稀硝酸,直到覆盖所有的杂质为止。

  硝酸加入后,就是搅拌。

  十二台X-1型工业机器人负责完成这个任务。

  搅拌的目的是让泥土、碎石等杂质中二氧化铀溶于硝酸中。

  其原理在于二氧化铀可以在强酸中溶解,它可以和盐酸、硫酸缓慢反应,并且溶解。而相对于盐酸、硫酸来说,硝酸溶解它的速度更快。

  这是一种很古老的铀的提炼办法。

  在原子弹第一次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各国几乎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来提炼铀矿中的铀的。

  直播间内,韩元提炼铀的过程让蹲守在直播间内的各国专家都有些感慨。

  特别是华国。

  在建国初期,那时候真的是一穷二白,而且还什么都不懂。

  别说制造原子弹了,就是全国哪里有铀矿都不清楚。

  好在当时的老大哥还是个好大哥,派来了一些专家进行指导。

  因为时间紧急,最终上面决定铀矿勘探和开采要全民来办。

  动员命令下达后,超过两万人的地质队伍在全国进行了大面积普查,最后才确定了几个铀矿开采基地。

  而艰辛的是如何开采铀矿和精选。

  这在五十年代的时候是个大问题,那时铀矿精选和处理铀矿石的工厂都没有建成,而研究单位又急需数量庞大的二氧化铀来做实验。

  毕竟那时候底子薄弱,第一次制造核弹什么都不懂,需要一点一点试。

  最终采取的办法就像这个主播一样,土坑开采,用布袋、豆腐包过滤,用煮饭用的大铁锅或者其他东西当反应器,然后倒入硫酸和硝酸一点一点的纯人工将铀矿石中的铀提炼出来。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