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帕格尼尼《钟声》(第三更)_变身古典女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她这半年里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话语之中的感激溢于言表,而观众们再次为这份纯洁的师生关系献上了掌声。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沈武寰《钟声》。”

  辛向阳将麦克风递还给胡亚玲,胡亚玲随手放在指挥台下,便登台站定。

  她和辛向阳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嘹亮的小提琴声响彻整个音乐厅。

  让人眼前一亮的飞跃断奏在观众耳前炸裂开来。

  这样的音乐形式只有在沈武寰的音乐中才能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极富音响效果的声音,在短瞬之间就叫醒了所有观众的耳朵。

  紧接着,胡亚玲的指挥毫无瑕疵的带领着整个乐团进入,在短瞬之间极大的增进了这种效果。

  乐团整齐划一的大齐奏让辉煌宏伟的音乐震撼到了所有人。

  这仅仅是在曲子的最开头而已!

  作为一首协奏曲,一般情况下和乐队合奏是不会单独只演奏这单独一个乐章的。

  之所以把帕格尼尼《第二小协第三乐章》的《钟声》单独拿出来作为这次首演,一方面是因为这首曲子在极其动听的同时拥有极其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

  另外一方面是作为一首小协,前面两个乐章的篇幅都超过20分钟,其难度并不会比第三乐章简单多少,乐团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完成演奏。

  但好在看观众们的反应,《钟声》如同预料一样的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

  辛向阳轻松写意的挥动着弓弦,却奏出如同叮铃作响的铃铛一般清澈无比的音符,而紧跟着的乐团重复,却又如一口嘹亮大钟,时刻提醒着人们时间的到来。

  这样无以伦比的音响效果交错,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而在这段飞跃断奏式的主题段落的末尾,辛向阳用薄如蝉翼的泛音和木琴的交相辉映再次点题。

  告诉大家为什么这首曲子叫作《钟声》。

  又是完全没有见过的音响效果!

  沈武寰到底要做什么?她怎么能做到这样的事情?首先是模仿狩猎笛,又在模仿飞鸟鱼虫,现在又在模仿钟?

  小提琴明明是歌唱性乐器,为什么能发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声音?

  这也难怪所有的观众们都想不到这种音响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帕格尼尼的曲子和前人的曲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以极多的断奏、叠音、八度半音阶组成,他并不会完全依赖极富美感并且极其讨巧的歌唱性旋律。

  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小提琴的音色,几乎将旋律玩的出神入化。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称之为“小提琴之王”的原因!

  乐团配器也在这时候展现出了极佳的魅力,每一个乐器组的音色都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最重要的地方。

  胡亚玲的指挥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她极具个人风格的指挥也在这一刻真正的走入了公众视野中。

  在主题部结束之后,进入B大调大齐奏,更是再次将所有观众们的期待感冲上了最顶峰!

  随着大齐奏的继续,整首乐曲也进入了第一副主题。

  而这同样预示着一个属于沈武寰的时代由此正式开启。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