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还债(8)_权力天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难生控制不住心头的怒火,严厉地质问道:“吴主任,徐东面的案子何时能解决好?”

  吴主任望着廖克明,希望廖秘书长能帮他解难。廖克明是前任信访办主任兼行署副秘书长,徐东面的情况比吴主任还清楚。还有一个因素,马专员正处在火头上,一触即发。廖克明是秘书长,汇报错了或者话没有说好,马难生不会不给面子。

  廖克明根本就不理睬他。廖克明知道,自己的面子也只有那么大,弄不好照样挨批评。

  无奈之下,吴主任只得硬着头皮讲。他首先问马难生,是要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这是一句屁话,肯定是真话。也不奇怪,爱听假话的人都自称爱听真话。官场上叶公好龙的人不少。

  得到肯定等于许了他胆。吴主任来劲了,一吐为快,说:“徐东面何时死,他的事就何时了结。”

  死了死了,一死百了。这是自然淘汰法,有这样处理问题的?

  难道很复杂。其实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二十一年前,徐东面的独子徐大山发现本队社员盗伐集体林木,便抓住此人。那时候讲阶级斗争,盗窃集体财物轻则批斗重则坐牢。争执中,对方对着徐大山的脑部猛下一扁担,把徐大山打昏。经抢救,命保住了,徐大山从此变成了傻子。按理说,徐大山是保护集体财物光荣负伤,属公伤,公社、大队不仅要报销医药费,发放营养费,还要表彰他的英勇行为。事与愿违,二级机构定性为斗殴。因为大队支书替对方承担了责任,称对方砍树是公差,是他安排的农活。就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断不下。调查、协商、妥协,反反复复,一拖再拖,久拖不决,拖到今日还处理不下。徐东面的老婆在这期间去世。时间越长越被动,越难办。当时的环境已失去了意义,但处理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当时的环境,否则,徐东面不服。久拖不决,只有等徐东面死。只有徐东面死,就没有人提此事。他的傻儿子永远不会告状。所以说,徐东面几时死,此案几时结。

  这是什么逻辑?简直是荒唐。马难生激动了,他说:“我就不相信二十年处理不了一个案子。我们共产党人,八年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四年打败蒋家王朝,难道这个案子比他们还顽强?”

  他的话铿锵有力,可惜促动不大。麻木了,麻木到针扎进去见不到一滴血。

  不动乌纱帽触动不了人。不怕掉乌纱帽的官员才叫有骨气的官员。现在,不怕掉脑袋的官员有,不怕掉乌纱帽的官员还没有生出来。成克杰、胡长青之流就是这类人。

  “廖秘书长,你把老徐的情况整理成资料给我。处理不好老徐这件事,我、你、他统统辞职。”马难生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他,指的是吴主任。

  “马专员,此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