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三章 尘埃落定_国之大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对革命军的攻击,中国的事情在一片硝烟之中仿佛看到了柳暗花明。这让许多怀抱着美好理想的中国人都兴奋不已,也许中国事情真的可以平稳过渡,也许枪声真的就这样终结了,也许我们革命,真的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来取得胜利。

  中国正处在一个转折的关口,在这个时候,每一个有理想的人,每一个爱国的人,都在想着能为中国做点什么,能让这辆行使了五千年的列车,在转弯的时候平稳一些。

  未来的中国走向哪里现在还没有人能给一个答案,但是有一点大家都知道的,满清必须马上下台!当萨道义的通电要求满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的时候,无疑是把明显的信号传递到那些愿意为中国做一些事情的人身上。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领头开始在紫禁城边上请愿的,反正有一个人开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这个以前禁止他们进入的皇朝圣地当作发泄爱国热情的地方。

  围着紫禁城的请愿队伍越来越多,他们高喊口号要求满清政府立刻下台,要求紫禁城里面的那些家伙滚出来。

  在大清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袁世凯依然让北洋军紧紧护卫着皇宫。他袁世凯是大清朝的忠臣,让大清下台的话他是不会说的。不过他告诉载沣,如果载沣拿不出什么对策来平息请愿群众的话,他袁世凯也不敢保证再过几天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是那些请愿的人好像变的越来越暴力,他们开始往皇宫投掷石块,有许多北洋士兵被他们给打伤了。

  更可气的是,袁世凯对于这种事情不但不追究打人者的责任,相反为了安抚请愿群众的情绪,袁世凯还设立了专门的补给点。为这些群众提供一些免费的茶水和午餐。

  请愿累了可以来吃点喝点,然后接着请愿,接着往皇宫里面扔石头。这还不算,等到天快黑的时候老袁还给每个来请愿的人发点路费,好让他们明天再来。

  他这种处理方式让请愿队伍一天比一天的庞大,那些围着皇宫的人的情绪也逐渐不稳定起来,载沣还有什么办法平定呢?

  一九零六年十一月七日,紫禁城被请愿的群众给包围了整整一个礼拜之后,袁世凯终于接到了载沣转给他的一封信。

  “袁公,载沣说这信一定要您亲自打开来看才可以。”

  黎先生把信递给老袁,老袁的眼神有些狐疑,不知道载沣会在信里面说什么。

  把信接了过来,看过之后刚刚看了一眼,袁世凯脸色顿时就变了。旁边的黎先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往跟前凑了一点,想看看信上的内容。但是袁世凯却手腕一转,把信翻了过来。

  这个动作让黎先生很是错愕,他跟袁世凯几年了,老袁事无巨细都让自己知道,为什么这封信不能让自己看?

  不过他也没有问什么,更没有去打扰老袁思考。片刻之后袁世凯站了起来:“备车,去皇宫。”

  黎先生大吃一惊:“袁公,这个时候您不能去呀!”

  袁世凯没有多说什么:“备车!”

  老袁一定要去一趟皇宫,因为给他写这封信的人和他之间真的还有一点感情,袁世凯不太喜欢感情用事,但是这一点感情代表的是袁世凯年轻时代的梦想。

  尽管现在老袁的理想和年轻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可是去见他一面的冲动却无法抑制。给他一个交代,也给自己年轻时代的梦想一个交代。最重要的是老袁知道,见到这个人之后,一切都该结束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