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共和第一师_国之大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知道这是哪一支部队了。老袁抬手敬了一个军礼,眼睛扫视了一下整个队伍:“将士们辛苦了。”

  一句辛苦远远不能形容这支部队经历的困境,但是除了辛苦老袁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吴兆麟给袁世凯敬礼,然后笔直的站着:“大总统,我部奉命死守喜峰口,五千将士仅余一百二十七人,所幸不辱使命,未让俄国人踏过喜峰口半步。”

  老袁脸上的肥肉抖动了两下,点点头。叹息了一声之后说道:“吴将军,以前的事情我考虑多有不周,还请诸位将士包涵。请将士们放心,你们这支部队番号一定会继续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

  老袁是真的被触动了,北京城的老百姓也被这支队伍给触动了。以前虽然也有伤兵从战场上下来,但是当这样一支队伍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忽然对前线的将士们付出了什么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

  杨小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老百姓看到战绩还不够,你必须让他们知道你为了这个战绩付出了什么。有的商家以前还觉得自己捐钱捐物已经算是支持抗俄了,但是这一时刻他们忽然明白。其实前线将士付出的东西远远不是钱和物品能够衡量的。

  感动过后就应该是激情了,跟在吴兆麟他们后面的就是四千多俄国老毛子,这些人不想古雷格雷维奇将军那几万人,那几万人是放下武器走入战俘营的,所以看上去还算军容整齐。这四千多人不一样,战场上抓回来的,什么狼狈样都有,甚至有人跑的裤子都跑掉了,杨司令押他们进来之前也没有找条裤子给他们穿上。

  这个时候那些商家才想起来燃放鞭炮,整个北京城过节一般的热闹。

  总之这个仪式搞的还不错,基本上达到了杨司令想要达到的效果,后面的新闻发布会开的也相当顺利,这个时候支持中国的和支持俄国的已经阵容非常分明了,那些英法的记者你就是把事情办的再好他们也是站在俄国人一边,德奥的记者则正好相反。

  不管外国人怎么说,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好点不考虑他们的态度,这场胜利被北京城带来的极大的鼓舞,即便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只是刚刚开始,可是对于胜利,对于袁大总统说的一定能守住北京这句话,大家真的信了。

  俄国方面的情况恰恰相反,基伶斯基将军努力的让部队恢复斗志,同时在做着重新发起攻势的准备,可是俄国人的情绪真的很不稳定。俄国少将德西建史诺维奇给他的母亲写了一封家书,充分的说明俄国部队面临的情况。

  “妈妈,这几天我感觉到非常的沮丧,我想整个部队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我遇到了一位中国军人,我很喜欢他的风度和那份气质,假如不是在战场,可能我愿意和他交一个朋友。我们的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