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一)_文明破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来说,是痛苦和无助的,是根本不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的过程。”

  政委们纷纷做着笔记。何锐的话并非空口白牙,政治课程所引用的资料,全都体现出了工业化带来的可怕影响。美国南方的奴隶制,每一个奴隶每天要采摘几百公斤的棉花。英国与瑞典的工业竞争,瑞典30的童工死在工厂里,而英国的纺织业,工人在生产线上活不过三年。

  这就是人类已知工业化的进程,也是东北政府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代价通过的道路。

  何锐则继续就战争进行阐述,“在排队枪毙的时代,军人们还能盲目开枪,生死全凭天命。现在我军的作战模式,部队要在明知道前方是敌人各种火力攒射的情况下,勇往直前,击破敌人。官兵们当然知道向前就有很大可能会死,这种时候,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伤亡,让官兵们理解我们为何而战,就是政治工作的目的。这种政治工作并非去创造不死超人的形象,而是帮助官兵们认清楚他们要做什么,如何克服本身肉体带来的怠惰。进而提升生存率,并且彻底击破敌人。”

  何锐并不怕政委们感到沮丧。如果有这样的政工人员,正好赶紧让他们滚蛋。整治工作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人,既不是苏联那种自上而下的政工人员,也不是英法那种只懂得用空洞无用的说辞麻痹官兵恐惧的教士。

  一战的尸山血海,绝不是因为欧洲国家的随军教士们有着把死人说活的能力,而是每一个参战的官兵都认为自己并非在为自己一个人战斗,而是在为整个国家奋战。

  未来中日之间的战争,双方都是抱着同样的信念踏入战场。在这种时候,如何让士兵们在战斗中保持冷静,最大限度发挥出战斗力,才是决胜的关键。政工人员要做的正是这件事。

  这边何锐与政工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苏俄红军这边又派来了人员,购买更多的炮弹。其负责人已经不是返回莫斯科的越飞委员,而是一位颇有资历的红军干部。他自称‘卡特列夫’,何锐也无意打听这位明显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红军干部真名是什么,面对红军干部的请求,何锐问了一个问题,“红军知道白军的布置么?”

  卡特列夫同志愣了愣,最终点头,“我们很清楚白军的安排。”

  何锐连珠炮般问出了一系列问题,“卡特列夫同志,您能告诉我白军最近与红军作战的部队,番号是什么,指挥官是谁,其战斗特点是什么,战斗时间维持了多久。”

  这些问题都是何锐对东北军演习中,对东北军中高级指挥官提出的问题。到现在,东北军的中级军官们已经不需要再听,就知道这是战斗所需要的。

  现代战争并非因为使用了更先进而武器而变成神话,现代战争只是更有效率执行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