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3章 李靖的建议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泰是懂军事的,至少懂得练兵的。

  毕竟能够弄出学府兵这种绝佳的兵胚子,就算李靖自己出手能够做到,但这不具备复制性,但李泰只要是去弄的东西,那就是具有复制性的。

  这就是李靖觉得李泰跟自己一样都是那种超大规模的军事统帅。

  只不过,自己是靠自己一个人完成,而李泰是通过他对农业学府学生的指挥起到了跟自己类似的效果。

  随着战争规模上升,只要战争从比拼统帅的个人能力的比重低于后勤能力的时候,魏王跟自己的交手,那就很肯能是魏王胜多,自己胜少了。

  自己连战连胜也可能输得到一无所有,毕竟兵家历史上的项羽,不就是从头赢到输,输一次,把自己的命都输出去了。

  自己跟魏王对上,如果到了需要比拼后勤时,那李靖觉得自己就很危险了。

  但无可否认,如果魏王是自己这一边的,那己方的后勤压力就留会大幅度的下降了。

  “素质类!”侯君集听到李靖的话,若有所思道,“素质类天赋算最踏实的,只不过,这对后勤供应压力很大。

  因为士卒们必须要吃到肉食才能保证不会出现亏损,否则越训练,反而把士卒自身给训练受伤了。

  像我们将军的亲卫基本都是能保证肉食的!

  但想要把这一件事情扩展到全军的话,我不知道,军队能不能供应得上!”

  “五万人。”房玄龄不由咬牙切齿道,“要是这样练兵,最多五万人而已!”

  “十万吧!”李世民摇头道,“五万人太少了,十万人足以应对绝大多数的情况。”

  “嗯,正是因为就算房相想供应这十万人的肉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李靖继续道,“肉食的事情随着草种计划,实际上难度并没所想象的困难。

  既然这些肉食送不到长安来,但是我们可以定期的安排士卒到边疆地区去,让他们定期的补充肉食就好了!这样对朝廷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听到李靖的话,在场几人尤其房玄龄到底是连连点头。

  说实话,如果可以的话,房玄龄是实在不想要按照募兵制的制度去养兵,用府兵制的制度去养兵来得多方便。

  毕竟府兵制的制度下,朝廷只要授予他们府兵的资格,并且把田给他们也就够了。

  绝大多数的府兵便开始生活自理,甲胄自备,甚至连粮食都要自筹。

  如果逐渐转移到了募兵制,虽然士卒肯定是会越来越专业化,毕竟你自己在家里练练能练出什么名堂,肯定官方组织起来进行训练,更能让士卒更家的精锐。

  但募兵制对朝廷来说,压力也会更大。

  毕竟需要去管理士卒们的吃喝拉撒,以及每个月都还需要给士卒钱粮,从而确保士卒的战斗力以及对朝廷的向心力。

  虽然这些士卒们越发的精锐了,但对于朝廷的财政压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