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章 二合一_百无禁忌[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概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温如瑾的不计前嫌,让寇怀准母子两个感激不尽。

  而那陈氏,当时骂温如瑾骂得有多狠,如今在市井走动中,帮他造势就有多牛。

  人嘛,全是能人,就看你能不能用得了他们,又是用到了什么地方。

  正如张怀奇和温如瑾交代的那样,他找来的,确实全都是有着真本事的能人,其中有寇怀准这样的农家传人,也有不少技术精湛的能工巧匠,还有耕织技技艺过人的妇人,也有心思机敏改良了农具的普通农人……

  寇怀准不愧是农家传人,他手里头还有从他师父传到他手里头的《农书十二技》,里面记载了十二项能提高植物产量的办法,附加的甚至还有涉及农作、果树、蔬菜等等的耕种技术,就连伐山采木,采集野果、圈养家禽等等都有所涉猎,虽然算不上是农政全书,但是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东西已经十分了不得了。

  温如瑾于是对他委以重任,寇怀准激动得那叫一个涕泗横流……

  他原以为,自己最好的前途,不过就是寻得一个出身正统的主公,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农耕之术,他是无法借此扬名的了,只能辜负老师,哪曾想,今时今刻,居然峰回路转了。

  除了农业生产之外,温如瑾个人重点抓的还是各类水利工程,在这方面的人才,比什么农家的传人更少,张怀奇找回来的已经算是拔尖人才了,因为他们是当年大冀鼎鼎大名的治水能臣的——子孙后代。

  绝大部分年轻的脸庞,都是曾经大冀那些当过治水官员的人的后代,有些祖宗还是治水不力被大冀斩头了的,今时今日居然还能鼓起勇气站在温如瑾的面前,实在难能可贵。

  而这些人都太过年轻,虽有家学渊源,却偏偏根本无多少实战经验,叫温如瑾不得不感到遗憾,这或许就是事无全美?

  不过好在温如瑾自个儿慧眼识才,他发现了里头有个郁郁不得志、浑身充斥着一股“沮丧”气息的男人,居然是跟随过大冀那位治水第一能人刘博通的!

  据说当年刘博通还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想要带他一块儿回长安,但此人家有老母,想要侍奉老母颐养天年,待老母逝去后再谈功业。

  不过很可惜,在他老母去世之前,九王之乱就爆发了,大冀国力江河日下,就连刘博通都死在了政治斗争中,而这个偏远小镇中的一个衙门里头的衙役,自然也就被世人忘却。

  这男人叫张启阁。

  此时的张启阁,已经年过花甲了。

  按照现在这样的时代,能活到七十岁的都是绝顶长寿的高人。

  温如瑾:“……”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能干的老了也不知道能干几年,年轻的很显然还不顶力,这不能怪张怀奇他们办事不力,谁叫这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