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章 有人作死_抗日之战将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祖义作为大同的本地人,而且当年跟康家在大同城内平起平坐,对康家的这位师长肯定有所了解,然而廖凡高估宋祖义了。

  “这位师长应该是康海龙的三儿子叫康有廷,早些年就离开大同了,没有人知道康有廷的情况,听人说过好像在保定军校读过书,后来就不知道他的消息了。”

  康有廷离开大同的时候只有十几岁,那时候谁会在意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情况,而且离开大同这么多年了,谁知道他会经历一些什么事情。

  廖凡心中犹豫了,要想拿抗日将士的家属开刀问斩,他真的有点下不去手。

  “长生,给重庆发报,查查这个康有廷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廖凡先要了解这个康有廷的情况,如果他真的在前线带兵打仗,廖凡决定放康家一条生路。

  “凡哥,有情况……”

  就在廖凡他们商量康家的情况的时候,一个特战旅的士兵跑进来向廖凡报告。

  “怎么回事?”廖凡问。

  “凡哥,城南和城西的米行涨价了!”

  “涨了多少?”宋祖义似乎更关心大同城内的粮食价格。

  “翻个三番,现在好多老百姓都聚集在粮行的门口,等着买粮食呢!”

  粮食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乱的年代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了粮食等于控制了这个地区内老百姓的性命。廖凡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过以大同城现在老百姓的购买能力,即便是涨了三倍,老百姓也要卖粮食吃。

  “是康家手底下的粮行吗?”廖凡问。

  “应该不是,康家的粮行主要集中在了城北和城东,城南和城西的粮行应该是别人的!”对于大同城内的情况,宋祖义比廖凡更了解。

  廖凡开始沉思,也就是说其他方向有动静了,康家却没有任何动静。

  “城南和城西的粮行属于何人拥有?”廖凡问。

  “城南和城西的粮行比较小,至少属于四五家人的,其中有一些商人也投资了,背后的情况比较负责,根本查不清楚到底谁在里边有股份!”

  这些粮行都是大家一起凑钱建起来的,这些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有钱大家一起赚,谁都别想独吞,当然康家除外。因为在他们有点钱的时候,康家就已经在大同屹立了几十年了,他们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过康家。

  而且康家也有康家的打算,这些粮行让给这些商人之后,他又用分红的手段,把每个人的利益都局限起来,以防他们真的起来了,跟他们康家形成竞争。

  “这粮行总要有一个大东家吧?”廖凡可不相信他们能够平分当中的利益,既然做生意,肯定有人拿得多,有人拿得少。

  “应该是一个姓吕的商人是城南粮行的最大老板!”

  这几日调查大同城的情况,孙伯勇也摸清了大同城内的大体情况,对城内那些有点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