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紫砂时大彬_那年暑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山走南闯北,不止一次见过时大彬壶真品,所以才会敢于怀疑。时大彬制壶讲究精益求精,哪怕有一点点瑕疵都会打碎,经常是“十不得一”,所以但凡时壶真品,无不完美无缺,档次肯定比眼前这把要高。其次底款上时大彬三个字太绵软,远没有真品刚劲有力,尤其是“彬”字,刀刻出来具有浓厚的金石韵味,但是这把壶没有。还有底款上的日字与时字相连,读起来让人别扭,也值得怀疑。清初戏曲家孔尚任就收藏过一把时大彬壶,款识也是“戊午年日,时大彬制”。孔尚任当时就断言:“时字与日字连,可疑也。”可见他对类似的款识早有怀疑。

  听完叶青的理由,秦雪和付春水的意见开始松动,毕竟叶青说的句句在理。但凡行家,只需要几句话便可以令人茅塞顿开,秦雪开始对叶青另眼相看,这个不起眼的小男生,果然不简单。狙击手已经把那天晚上的事情转告她,并一再表示,姓叶的是不折不扣的高手,而且伪装的很好。秦雪一开始不相信,认为是狙击手找理由为自己的失手开脱,现在她信了。这个叶青果然是高手,深藏不露的高手,短短几句话,道出了紫砂壶致命的疑点。秦雪抬头盯着叶青,思绪难以平静,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但是叶青的判断也有明显的漏洞,就是壶的包浆和紫砂用料都到代,肯定是明代晚期的东西。这一点叶青也有自己的解释:时大彬是明代制壶名家时朋的儿子,生活在明万历、崇祯年间,由于时家的制壶技艺太高超、太出名了,在当时就是一壶难求,所以时大彬还在世的时候,仿制他的作品的情况就已出现。鉴定的这把壶估计就是当时的仿品,仿造者本身有一定的制壶水平,年代又相同,因此这种仿品欺骗性很大,稍不留神就会被鉴定为真品。或者说这把壶本身就是时大彬的徒弟仿制的也说不定。

  这一次秦雪和付春水彻底服了,即便是想反驳,也没有反驳的理由。老铁拍着叶青的肩膀,“行啊老弟,有一套。哥哥我服了。那么这把壶咱们就形成一致意见了:明代老仿。”

  四个人在鉴定结论上签字,然后递交给技术部鉴定部经理。经理就是面试会上那位蔡总,蔡庚寅。蔡庚寅见紫砂壶被否定,一脸狐疑,公司对这件拍品可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哪能轻易给否了呢。他把叶青叫到办公室,让叶青说明理由。叶青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蔡庚寅面色阴沉,显然难以接受,他也是搞古玩的,对叶青提出的理由有主管的判断。如果这把壶被否,只按明代老仿上拍,价值将比真品缩水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蔡庚寅沉默良久,似乎在考虑利弊得失,好半天才开口对叶青说道:“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任命你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